商学院在中国为何这么火? 2012年11月22日

       从王石“净身出户”到潘石屹“婚外情”,从“范冰冰将入读长江商学院”到“众企业家主动要求留级与其同班”,还有那些曾经在此读过书的明星们纷纷“现身说法”……原本是一所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的教育殿堂,如今摇身一变被说成“混圈子”、“钓金龟婿”的名利场。与此同时,一则中山大学“富豪班”的新闻更是将商学院推到了风口浪尖。尽管校方随后做出澄清,但学费动辄数十万计的EMBA还是让人们心中充满好奇和疑问。毫无疑问,借鉴国外模式而引入的商学院正在中国崛起,然而它的发展似乎有着自己的轨迹.
       当“人才”变成“人脉
       一位商学院教授将中国的商学院学员分成了三类:“第一种是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老板,亟需系统的商科知识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管理能力;第二种就是在金融等行业有所积累的职业人士,希望以商学院为跳板找到更高的平台;第三种则是混资源的,看中的是同学之间的关系。”
       相比较而言,由于国外商学院的准入门槛较高,第一种学员或许在国外的商学院尚不常见,但第二种和第三种学员在中外商学院中都不乏其人。
       有媒体报道称,在民企较多的创业板公司中,有20余位上市公司高管已通过或正在通过读EMBA项目而获得硕士学历,此外还有10余位高管通过就读MBA项目获得硕士学历。而来自美国《福布斯》的调查显示,就读EMBA的学员中高级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75%,企业主的比例为16.7%,而政府官员的比例为8.3%。
       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兼EMBA执行主任罗譞在接受《国际先驱导报》记者采访时介绍,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中,来自民营企业、股份制企业的生源约占50%,来自央企的生源约占25%,来自非政府组织(NGO)的生源约占5%至8%,公务员占10%不到,而来自外企的生源也只有约10%。
       对商学院的“俱乐部效应”,校方也并不避讳,反而成为对外宣介的重点之一。在不少商学院的MBA、EMBA招生简章当中,就明确提出,“学员与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同堂学习、相互交流、增进合作、促进友谊,建立人脉关系网络。”
       事实上,在商学院的教育体制中,无论香港、新加坡还是美国,校友资源无疑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。“对校友资源的看重和依赖在不同阶段、不同专业的教育中都早已有所体现,商学院或许只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。”
       学费水涨船高追平国外
       根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发布的“2012年EMBA排名”显示,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旧金山分校学费为全球最高,学费超过17万美元。尽管中国大陆的商学院在价格上或许还差一截,但若将商学院的学费与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做比较,中国或许会是全球商学院最为昂贵的国家之一。
       记者了解到,中国知名商学院开设的EMBA学费从十几万到60多万元不等,并且逐年水涨船高。
       在美国《福布斯》统计的“中国最贵EMBA项目”中,长江商学院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、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学费均超过50万元。5家“中国最贵EMBA项目”2012年平均学费达到56.6万元。
       其中,学费最高的长江商学院2012年春季入学EMBA的学费高达65.8万元,是10年前学费的2.63倍。而在长江商学院官网上,2013级EMBA班的学费更是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,高达68.8万元。
       由于“富豪班”新闻备受关注的中山大学经管学院从2002年开始设有EMBA课程,2010年时的学费为24万元,在2011年的时候学费升到了36万元。
       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表示,中国商学院学费上涨快,和商学院的收入高度依赖学费也有关。
       尽管就读代价不小,知名商学院提供的机会也同样惊人。据统计,EMBA学员毕业3年后的薪资都有所提升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发布的“2012年EMBA排名”显示,全球93%的EMBA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,依旧会念原来的EMBA课程。